峨眉山位于四川省西南边陲,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道道山岭巍峨雄秀,百里可睹,凝青聚翠,生机勃勃。寺庙隐于林阴深处,让人产生“朝梵林未曙,夜祥山更寂”之感。
何谓“峨眉”,一说是因山高谓之峨,秀谓之眉;二说是大峨与二峨两山相对,远望如蛾眉,蛾又作峨,故称峨眉。另一种说法是在峨眉山顶上,三峰排列,仰望似螓首峨眉。
早在秦汉时期,山上就有方士隐居。汉末三国之际,道教开始在峨眉山上传教,声名日益显赫。其时,佛道之争在山上也愈演愈烈。明末清初,道教开始衰落,一些道观更改为寺,遍山菩萨金相。人事有兴衰,山川有沧桑。民国年间,寺庙或垮或焚或并或迁,全山17O余座寺庙只剩73座。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寺庙逐步恢复,还新建了部分亭、台、阁、榭,整修了游山磴道。
清晨,我们乘上汽车行驶在蜿蜒的山道上,透过车窗举目远望,花草、竹丛、幽谷、岩坎及行云流雾眨眼滑过,给人天空飞行之感。至雷洞坪已近10时,阳光穿透云雾照在我们身上,山壑里、树梢上却仍然挂着丝丝雾霭,袭来阵阵寒意。
一路登攀,每至高处,我都回头张望,只见重峦叠嶂,千岭万壑,佳木繁茂,道路迂回,林竹葱郁。每至谷底,又见溪涧两岸的岩壁上,怪石嶙峋,七色掺杂,形如叠彩,时而有几道飞泉从岩隙喷出,犹如飞龙奔向深潭。潭深水碧,再加上青山倒影,倍显几分清幽。
说峨眉山不得不提武术。随着金庸小说的风靡,峨眉山武术更为世人知晓。唐宋时期,峨眉山佛道并存,诸多云游来山的武僧武道互相切磋武艺,彼此取长补短,逐渐形成独特的峨眉派武术。清代龙神岗积盖和尚创新的“乌龙拳”,神灯长老和清虚道人合创的“子午门武术”’,还有清音阁李真大师创新的“峨眉剑”,更是闻名遐迩,使峨眉与少林、武当鼎足而三。
听着导游如数家珍的解说,观赏磴道两旁浓密的树木、活泼的仙山灵猴,我们不知不觉来到了接引殿殿内浓阴匝地,颇显幽深,殿中供着金碧辉煌壮丽宏伟的接引佛像,中为正身,左右两侧是报身应身。让我想起“因果报应”一词。“愿将佛手双垂下,摸得人心一样平。”我恭敬地立于佛像前,虔诚膜拜。
走过一段磴道,拐了几个弯,我们眼前豁然一亮一座闪耀金色祥光的六面金顶观世音佛像映入眼帘。
金顶上是个小平原,海拔3077米。极目远眺,原野空阔,沃地千里,万象排空,气势磅礴,八方空寂,大千世界尽呈眼底,令人顿感心怀开朗,神驰气壮;低头鸟瞰,千山万岭起伏如浪,岷江、青衣江、大渡河像轻柔素丝飘带,银光闪耀。纵目远望,大雪山、瓦屋山、贡嘎山巍然直立云表,蔚为壮观。
金顶素来以佛光、日出、云海、圣灯等四大奇特自然景象闻名。因受特定的自然时限,我们没有看到佛光与圣灯,只见天边起伏的红云,有如波涛滚滚汹涛澎湃的大海,耀眼的红日已经给远处群山披上了金色霞装。时而拂来阵阵清风,云腾雾涌,狂涛漫卷,给人如临仙界之感。
从金顶去卧云庵的路上,右边是高700余米的舍身崖。据说几乎每年都有人在此为情殉身。我探头往下一望,一片灰白,云封雾锁。人言谷底是人迹罕至的神秘之地。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峨眉县相关部门探查得知,从岩谷至岩顶有四道岩层,竹木茂盛,山羊、鹿子、獐子等野兽出没。云开雾散后,山明谷静,空翠流溢,恍如桃源一般,沟间乱石林立,山泉流泻,无数水帘在阳光中幻化成万道彩虹,甚为奇丽。遗憾的是一些舍身跳岩者和动物的白骨随处可见,阴谷的积水异常秽腥。谷底草丛中不同于一般体形的萤火虫,尾部发出小指大的光团,有人猜测那飞舞的“圣灯”是这些昆虫们的杰作。我想,无论从殉情者对情爱的忠贞不渝,还是从祈望在峨眉一步登仙的角度来说,都是对佛教对美好大自然的亵渎。
果有因因有果种甚因结甚果;心即佛佛即心欲求佛先求心。普恩普德普事功当其时谁能并普;贤家贤国贤天下今之日哪个同贤。峨眉归来,我品咏着摘抄下来的楹联,脑海里不时地涌现峨眉圣景。我想,这其中所蕴含的禅机与武术的创新之窍,该是峨眉的深奥之法,值得我们去深思去感悟,在人生的旅途中去扪心自问,该以怎样的德行去校正自己的行为法则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