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题目,有人会说我矫情,60多岁的人还要学喂饭吗?我不会矫情,我真的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学习喂孙女的饭。
2009年7月中旬,我和妻子到上海去带孙女多多(静彦)。我对带小孩一向心存敬畏,尊敬带小孩的人,害怕带小孩这件事。然而,多多外公外婆近期身体不太好,儿子媳妇事务在身,我们必须履行公公婆婆的责任。
我们带大了四个子女,给我留下的记忆中,抱小孩是件费力的事,双手发胀,腰发酸。我们都早已年逾半百,全身有一种说不出味道的僵硬感,再去抱孩子是不行了,但是,多多三岁半了,不用抱,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因此,这次上海之行抱有去享受清闲的想法。
多多活泼可爱,加上她能说会道,十分讨人喜欢。然而,到吃饭的时候,问题就出现了。我们的孩子,不到两岁就都自己吃饭,给他们盛好饭,挟好菜,放在小桌子上,再给他们放好矮凳子,他们就会乖乖地把饭吃完,最多是在中途给他们添一两次菜,隔一阵就吩咐他们少吃菜多吃饭。多多在外婆家一直由外婆外公喂饭,自己吃就吃不饱。开始,由妻子喂,我看到她喂饭比到田里栽禾还要费力,就笑她笨拙。你看,她一手端碗,一手拿着汤匙,躬着腰,追着多多叫乖乖快吃快吃。然而,你哄你的,多多照例在桌前桌后奔跑。吃一口饭要好几分钟,她们在厅堂里跑几十个圈,才能将一小碗饭吃完。我说,你们是在健身,不是在喂饭。妻子早就有气,听我这么一讽剌,还真有了火气。她气愤地说,你能干你来喂!我见她喂饭实在是累,就决定尝试现代喂饭的滋味。
第一餐,我针对妻子喂饭的弱点,采取了“威吓法”。那几天,多多正在看叫《喜洋洋》的动画片,我就利用其中的“懒洋洋”做教材,威吓她说如果不快点吃饭,就会变成懒洋洋,大家都不喜欢。多多毕竟是小孩,很有上进心,不希望自己是懒洋洋,于是,按我的吩咐,一口接一口地吃饭。
然而,此法只管用了一餐,第二餐就不灵了。多多说她没看到懒洋洋吃饭,喜洋洋也没吃饭。任凭我变着法子威吓,她就是不怕了。为了让多多吃饭,只好冥思苦想。突然想到多多喜欢照镜子,于是,我就对多多说,江西的大米白又白,吃了白米会变白。这话果然说到了多多心坎上,吃饭的速度明显加快。可是,还没吃完,她就走到镜子前去验证我的话。她左瞧右瞧的时候,我和妻子齐心协力,同时鼓掌说,多多变得白白白,又乖又漂亮了。我们用这种“哄骗法”维持了两天的吃饭高速度。第三天就不行了,我们只好改变“哄骗”的内容。就说江西的大米白又香,吃了大米会长长。她听不懂“长长”的意思,我们就用手势比划,引得多多笑嘻嘻地吃饭,这样,她又乖乖地吃了一餐。
“哄骗法”很快被识破,多多以桌子为标准,几次到桌子前比试,结果她发现自己的头与桌子的高度差没变,就不理我们这一套了。我们只好采取“鼓励法”,喂她一口饭就表扬一次,每次表扬的内容要不重复,所以,喂饭比考试还要费劲。一餐饭下来,最少要找二十几个有关表扬的词语。以至后来只有编造一些“语言”,比如说多多是“乐乐乖”,“乐乐乖”到底表示什么,我自己根本不知道,但很新鲜,多多听了就说要做“乐乐乖”。妻子使用这个新词时,竟说成“乖乖乐”,结果多多就说要做“乖乖乐”。看来给孩子喂饭真是件不容易的事啊,很难想象多多的外婆外公这么多年来,为她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啊!我们做公公婆婆的只有向他俩再说一声谢谢!
喂孩子的饭成了我们的一大研究课题,一天下来,真是口干舌苦,晚上往往要商量第二天该采取的“喂饭法”。不知不觉中十几天过去了,竟然感受到了其中的另一番滋味,觉得与孩子打交道既费力又乐在其中,孩子的天真无邪会嬗变成一种童话般的环境,尽管我们用的是“欺骗”之类的语言,但也是出自于童真的心境,我们将真情假借于“欺骗”的方式传达给下一代,当然也是迫于当今的大环境。常常能在街巷中看到老人一手端着碗,一手拿着汤匙,躬着腰追着孩子宝宝宝宝不停地叫着,为的是请孩子吃一口饭。从给孩子喂饭这件事,既看到了我们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的事实,但也能看出对下一代的教育面临着巨大的难题。娇惯是爱的体现,也是无奈的选择。孩子的能力不是娇惯出来的,而是从各种历练中培养出来的。
我想,应该将学习喂饭变成研究如何历练孩子才是真正对孩子、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