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李木子先生
一
李木子,1922年 2月14日出生在萍乡西路黄圹村。六岁开始读书,因家里经济困难,读完四年级便在家里牧牛、砍柴。14岁就离别家乡父老,到湖南衡山县城同兴祥烟店当学徒。在烟丝作坊做学徒是最苦的差事,清早起来开灶火、挑水、煮饭、下店门、扫地、抹柜台。用过膳,收拾洗好碗筷,封好灶火,然后穿上油布衣进作坊操正业。
在制烟过程中,压榨烟捆的榨木是用檀木制作,结实沉重,脏滑,扛榨木是学徒的专责,每打一捆烟要扛四、五次榨木,木子才14岁,骨架还未成形,如此沉重的压力,右肩被压得红肿、溃烂、变形,至今还留下了右肩比左肩低的后遗症。
这样艰苦的学徒生活干了两年。1938年 7月,木子很想回家看看,几经周折,老板终于同意了。次日清晨,天刚亮,木子就从衡山县城出发了。走了一百几十里,黄昏时,到达礼陵县城,在渌江桥头突然觉得头发晕,天旋地转,倒地昏迷。这时,引来很多市民围观,好心人请来了理发师傅前来给木子推拉,又买来万金油在木子的肚脐边涂擦;在大家齐心救助下,木子终于苏醒过来了,逐渐恢复了正常,木子慢慢站起身,向好心的人们一一鞠躬,谢别。
礼陵到萍乡还有70多里,次日傍晚木子才到家。
父母看到久别的儿子回来了,非常高兴。可是当母亲看到木子右肩被榨木压出的肩疮结了黑痂,还在流脓血时,双泪直流,并说:“你不要去了,在家喝粥、饿肚,也不再去了。”父母毅然决定木子不再去衡山学徒,送他去日新小学读高小。
木子进入日薪小学以后,如饥似渴的刻苦学习,以优异成绩毕业,并考取了萍乡中学。在李氏宗祠的资助奖励下,全家人节衣缩食,木子以优异成绩高中毕业。
1949年5月,木子参加了中共地下党,任党支部宣传委员。这年 7月萍乡刚解放,木子就怀着满腔热情投入区里做宣传工作,两次被评为萍乡县委宣传模范,一次土改工作模范。因为木子表现特别好,1951年 6月,上调到萍乡县委宣传部任干事。同年7月又上调袁州地委宣传科任干事,此后一直在地委宣传部工作了32年,1979年任宜春地委宣传部副部长, 1984年享受副地级待遇离休。
二木子是一位业余文史爱好者,他自学成才,多才多艺,现已磨砺成赣西地区顶尖的文史专家了。
1976年木子在朋友马贤尊处看到唐代大书法家孙过庭的《书谱》很感兴趣,于是便借来阅读、临写。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后,木子书法一出手常有佳作、好评。其作品曾多次荣获全国书法大赛奖,并被作为精品收藏。1979年木子草书赵朴初的《岚山行》长诗,此作品先后在南昌、北京等城市展出后,又送日本展出,受到好评,已被北京历史博物馆收藏。
2008年,中国书画研究院、中国书画人才研究会、纪念刘少奇诞辰110周年组委会,联合举办书画艺术活动,木子有书画作品参加。在获奖荣誉证书上专家们对木子的作品的评语是这样写的:李木子同志:“你创作的书法、国画作品,经组委会专家一致评定为金奖,同时,鉴于你在书画艺术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和取得的杰出成就,特评定您为“中国书画艺术事业杰出贡献成就奖。”又说:“我们通过对您书法作品的研究,从运笔、用墨、布局、章法等来看,您的作品体法古朴,运笔沉着灵动、章法随意率性、精彩超逸潇洒。表现出了一个书法家的人格魅力,将自己的天资秉赋、个性气质、审美追求在书法中挥洒而出,塑造出或雄浑,或豪迈,或清新,或秀雅的艺术境界。您的国画作品努力把握用纸、执笔拨墨的交融与变化,追求动中有静、静中生动的传统国粹韵致,作品极富空间感,逐渐形成独有的艺术语言与风格。”
木子不仅仅是书法美术界的行家里手,而且还是赣西地区楹联、诗词方面的名家。1999年 5月,中国楹联学会、中国书法家协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青岛崂啤杯”全国自撰楹联书法大赛中,木子以颂赞清官况钟为主旨自撰自书一联曰:“古代不赦赃官,当知贪贿骂声最;今人还歌太守,可见清廉价值高。”该联配合了当今反腐倡廉的形势,被评为一等奖。此联展后,已被舒同纪念馆收藏。
木子的诗,无论古今体,都深入浅出,语言形象,明白易懂。例如:客车座位四十五,“下一上三”挤得苦;小孩腿缝哇哇哭,老人长叹挤破肚;弱女尖声喊“了哩”,壮汉抢位手动武;老板只想多赚钱,那管乘客危险与痛苦;都说承包是好事,谁知包者牟利如饿虎!
此诗生动地写出了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金钱利益的利害和残忍,老板为了多赚钱,可以不顾群众的痛苦和生命安全。诗很短,却反映了底层老百姓的艰难和心声,颇有杜甫《石壕吏》之遗味。
三
木子是赣西地区文山史海的拓荒者:赣西地区(包括宜春、新余、萍乡三市)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多彩,真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但是要把这些文山史海挖掘和系统整理出来是很困难的事。写赣西地区难在哪里呢?
1、下笔难。宜春这块地方,汉朝设县时,宜春、萍乡、新余、分宜都属宜春县,明朝设袁州府时,管辖萍乡、宜春、万载、分宜四县。到民国时,设行政专员公署,管辖的县更多。因之在历史长河中,赣西地区的行政区划,好像炒剩饭,翻来覆去,像一堆乱麻,乱得无从下手。木子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这堆二千多年来的乱麻疏理清楚了,才写出了令人爱读的好文章。
2、收集和积累素材难。赣西地区十多个县市,每个县市都有两千多年历史,在漫长的岁月中,有多少人和事需要了解,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变迁、人事的沧桑,很多人和事都是仅有其名,而无其形,要把它写活是很难的事情。木子只好遍读了赣西10多个县市的县志,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收集了很多群众对历史文化的反映、传说。跑遍了赣西的江河山岭、城市乡村,可说是笔到之处都留下了木子的脚印。木子为了掌握真情,萍乡的杨歧山上了两次,高安的华林山也爬了两次,分宜的大岗山,他去了四次。前三次都因中途遇到狂风暴雨而返回,他仍不甘心,第四次终于登上顶峰,才算了却心愿。一个古稀老人如此执着地追求,真是天下少有。
木子写文章一定要掌握了真实情况后,才动笔写作。木子的文风严谨、朴实、生动感人。木子已经为赣西地区历史文化写下200多万字了,你说要花多少时间和精力,要阅读和抄摘多少资料啊,这真是一个巨大复杂的系统工程。
3、写出好作品很难。对一个人、一件事写得活灵活现、生动感人、使人百读不厌就很不容易了,可是木子写的文章就达到了这种程度。木子写文章不拘一格,博古论今,用极少的笔墨,把事情写深写透。例如他写竹笋(包括冬笋、春笋),先引用了前人的诗话,有苏东坡“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若要不瘦又不俗,只有笋炒肉。”说明笋炒肉是人们最喜欢吃的健身菜。引郑板桥的诗句“笋菜沿江二月新,家家厨灶剥春筠”说明最好吃的笋是早春二月,笋尖顶得地面裂缝,尚未长出土的黄芽笋,这时家家户户都在剥笋做好吃的菜。引李商隐的诗句“嫩笋香菜初出林,于陵论价重千金。”说明好笋价高,市场上卖价很高。引杜甫的诗“远传冬笋味,更觉彩衣香。”剥了外壳的肥嫩的笋,散发出一种清淡芬芳的香味,使诗人很远就闻到了。经过以上名人的描述,读者对笋已经有很深的了解了,接着,木子的笔锋一转,画龙点晴地写出如下文字:“有闲阶级胃中油水多,用竹笋‘爽胃’、‘意气’,刮刮油水,觉得痛快,而干瘪、枯肠的山野小民吃笋却是无可奈何,像吞噬‘苦果’越吃心里越牢荒。”同样是吃笋,但每个人在不同情况下吃出的口味就大不相同。这就写出了社会实情,人们对笋的不同感受。笋是中国南方的特产,山中珍品,笋做菜属于绿色美味佳肴,特别吃多了晕油的人,吃点嫩笋会感到特别爽口舒服,而那些靠山吃山的穷人,每餐桌上一碗没有放油的笋,甚至以笋充饥,越吃越没味,肚里吃饱了,可是刮得荒,嘴里流清水,这还有什么味呢?同时也告诉人们,吃东西,少吃多滋味,多吃会生腻,什么东西都不可贪多,要适可而止。木子从不同的时间、不同的人物,把一个很简单的笋写活了,写出了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况下,对笋的不同认识和感受,木子笔下的文章真是奇妙非凡,感人至深。这样的写法,在木子的作品中比比皆是,不胜枚举,可以想象,不读万卷书,没有超凡的记忆力和高度的概括能力,不经过深思熟虑,是不可能写出如此感人的好文章。
不管千难万难,木子在他体弱多病的晚年,为宣传赣西地区写出200多万字的著作,这是一个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是赣西地区一宗极其珍贵的精神财富。这件事是一位七老八十的老人自动自觉独立完成的,几多辛苦、几多磨难,就凭这种无私奉献、顽强拼搏的精神就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大力宣扬,我们如果能够将木子这些宣扬宜春、新余、萍乡三市的好书重新编印,让它正式出版发行,让这些书在当地书市可以买到,在图书馆可以借阅,在旅游景点可以看到。这对萍乡、新余、宜春三市的招商引资,对发展旅游事业,对外地人了解赣西地区,对培养本地人爱祖国爱家乡,开展精神文明建设,都是无价之宝。珍惜吧,赣西地区的朋友们!
四
时不待人,转眼间木子已到离休年纪了,他认为自己此生还应该有所作为,于是他就马不停蹄,加班加点,为赣西地区写出了《宜春古今谈》(上下集)、《古今诗坛咏宜春》、《宜春散记》、《赣西北旅游揽胜》、《新余风物录》、《况钟治苏》、《宜春物华誉古今》、《片心韵语》等十本作品。迎来了人生最美丽的夕阳红。
木子这二百多万字巨著,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深厚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心。这些书印出以后,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他也成为赣西地区的文化名人。因此,他获得了全国老有所为精英奖、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他又是江西作家协会、文艺家协会、历史学会、诗词学会、书法家协会的会员或理事。
木子这十本著作是在六十岁以后的晚年写的。这个时期一般老人都把离、退休看作是船到码头、车到站,看作是一种解脱。从此,很多老年人都在享受宁静、清闲、自由、轻松的晚年生活,消磨时间。可是木子却不是这样,他从离休伊始,20多年来,总是像他自己说的:“惯向三更灯火,未得几许清闲。”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全部倾注在著书立说上,他就是这样没日没夜地阅读和笔耕,他书房书桌前地板上的油漆磨光了。他这二百多万字的巨著,就是这样辛勤地写出来的。谁都为他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动,谁都觉得赣西这方土地,能有木子这样的文才而高兴。
木子人品好、艺更高。他为人本分朴实,而且还有一副关心人、体贴人的好心肠。例如,他在位时,坐小车行驶在路上,看见步行困难的老人、孕妇和残疾者,只要顺路,他会要司机停车请人家上车送一程。他总把劳苦大众当自己亲人那样看待。他当官不像官,满头粗短发,欢笑眉宇间,身穿中山装,脚穿旅游鞋,秉性刚且直,凡事求真务实,离休总不休,妙笔生花写古今。木子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受人崇敬的长辈,但他从未受过专业培训,主要是自学成才,刻苦练出的成果。木子平易近人,很多人都喜欢去登门拜访他,大家走进木子家里,感到很随便,一会儿茶来了、烟来了,干鲜瓜果自取。木子说话慢,句句不转弯,人间与天上,官场与民情,闲聊与趣谈,一聊大半天,饭熟随便用餐。这真让人有一种“宾至如归”之感。宜春四中教师、《宜春诗词》主编易其尊先生赠他一副对联,表达了我们对木子的敬意:无官场习,无利禄心,党性端方对天日;有君子风,有学者气,法书精妙耀人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