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鑫
(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同志们:
宜春市作家协会第一届理事会成立已经六年了,值此作协换届之际,我谨代表第一届理事会,向大会汇报我们六年来的工作,请各位代表审议,指正.
六年来,在党的文艺路线方针的指引下,在市文联党组及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以及全市文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作协的工作有了较大的发展,我市作协会员及广大文学爱好者勤奋创作,孜孜不倦,在各个创作领域都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全市的文学创作事业呈现出一派兴旺发达,蒸蒸日上的气象,形势令人欣喜.
一,新时期以来,我市的文学创作事业开创了一个繁荣昌盛的局面.
文联曾拥有一份全国发行的纯文学刊物<宜春>,许多作者正是从<宜春>起步,一步一步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在小说,诗歌等领域,曾经形成过一领全省风骚的局面,宜春的文学创作队伍也是从那时起便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如今,当年许多初登文坛的作者仍然还在坚持,但更多的是一拨一拨涌现出来的文学新人.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召开了宜春撤地设市后的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对宜春的文学创作队伍进行了一番更新,重组,发扬的工作.
几年来,新的创作力量不断涌现,新的作品如雨后春笋般生长出来.在诗歌方面,早期有川梅,赖绍辉,周志高,罗灶生,金三元,田文宪,喻新年,兰洪彰等一批骨干,他们的作品有的上过<诗刊>,<人民文学>,<人民日报>,有的在省内刊物上集束推出.后期有曾若水,彭勃,刘义,卢娴琦,罗鸣等人以纯正的写作姿态,不断地推出自己的新作,尤以曾若水近年的创作比较引人注目,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小说方面,前期的胡桔根,刘勇,张鑫华,雷子龙,熊福根,唐银生等都取得过不俗的成绩,在省内有一定影响.中期的谢季,辛增明,刘德明,徐光荣等崛起的势头相当可观,他们中有
的以长篇创作为主攻方向,不但弥补了前期我市文学创作体裁上的缺陷,在对这种体裁的把握上也取得了相当的突破.而聂冷的长篇传记文学在我市可谓独树一帜,他的<袁隆平传>,<吴有训>,<宋应星>等一批传记文学在省内外引起广泛反响,取得的成绩令人瞩目.
进入新世纪以来,社会的转轨引起了整个文学环境的改观,写作的路更难了,但就是在这个相对困难的时期,仍然有相当多的作者抱着对文学事业的挚爱,一如既往地坚持创作,孙流航,甘茜芝两位老作者的精神是特别值得加以褒扬的,他们在不长的时间内,就让自己的创作水平或者从零开始,或者从低水平跃进,现在已经成为我市小说创作的骨干力量.女作者刘建华,在中断了文学之梦10余年之后,重新崛起,表现了相当高的创作水准,她的中,长篇小说创作值得我们期待.还有欧阳娟,年纪相当轻,但已崭露头角,假以时日,必将有所成就.散文方面,兰燕飞的创作可谓厚积薄发,出手不凡,<创作评谭>曾有专题介绍,其作品表现了她较为深厚的艺术素养,是近年来我市散文创作中成绩较大的一位.李丽的散文创作可谓异军突起,短短几年中收获颇丰.蒋维杨的散文曾获文化部征文一等奖.此外,何以,夏侯建,杨建平,刘美蓉,徐小明,甘志刚等人的散文创作也可谓各擅胜场,令人欣喜.
二,我市的文学创作队伍后继有人,生生不息的局面令人鼓舞.
无论从作品的数量和质量来看,都是可以加以称道的,本届六年以来,据不完统计,全市有38人次出了书,绝大部分都是国家正规出版社出版发行的,38人次,56卷(册)充分展示了我市文学创作的丰硕成果.这其中比较突出的有聂冷的长篇传记文学<袁隆平传>,<宋应星>,<吴有训>,徐光荣的长篇历史小说<帝师元老朱轼><烽火华林寨>,谢季的长篇小说<飘落>,辛增明的长篇历史小说<天骄>,甘茜芝的中,长篇集<回龙湾>,唐银生的长篇纪实文学<红尘悲情录>,余长青的小小说集<县长下乡>,
<伤心的柳树>,夏侯建的散文集<回望>,欧阳娟的长篇小说<路过花开路过你>,敖烈的小说集<红桃小姐>,邓慈煌的十卷本<邓慈煌文稿>,李丽的散文集<情满西域>,雷子龙的散文集<淹没的村庄>,曾若水的诗集<情韵>,金三元的诗集<在水一方>,钟政的儿童文学集<启明星来客>,鄢金升的小说集<天狗吃月亮>,郭刚的诗集<在阳光下写情书>,朱墨的歌词集<遇见花开>.仅从以上不完全统计,我市的文学创作业绩可谓是洋洋洒洒,蔚为大观.这些成果无不是作者孜孜不倦追求下精心创作的结果,付出了他们甚至是全部的心血,这是我市文学战线上的宝贵收获.可以预期,我市文学战线在此基础上必将涌现出更多的人才,更多的成果.
三,文学队伍所取得的这些成就首先是各位作者勤奋努力的结果,也包含着作协在其中所做的工作.
为广大作者提供服务,营造一个浓厚的创作氛围,为作者提供尽可能的帮助,并对他们的创作给予适时的鼓励或指导,这就是作协所做的工作.
首先,我们把延续了几十年的"谷雨诗会"活动坚持了下来.每年的"谷雨诗会"虽然时间短,但所起的作用不可小觑,正是由于这一活动,团结,吸引了全市诗歌队伍,使这一创作队伍不致流离失散,并且不断地有新人加入其队伍.其次我们对一些有发展潜力的创作新人主动加强联系,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比如去年,今年,市文联两任主席都曾专程前往宜丰会见作者刘建华,对其创作表示关怀和鼓励.丰城作者孙流航起步晚,文化底子薄,但坚持创作的韧劲十分感人,作协的同志多次与其联系,帮助他发表作品,现在他的小说已具相当水准,每年都能在省内外刊物发表作品.
2002年<宜春>文学丛刊恢复出版,先后冠名<明月山>,<宜春文艺>,在经费十分紧缺的情况下,文联领导亲自出动,抓住各种机会,利用各种机制,为刊物筹集经费.数年来,刊物一直坚持了出版,对我市作者是一个很大的鼓舞.也是2002年,在我们的邀请下,中国作协在明月山成立了创作基地,时任市委书记危朝安及中国作协党组副书记王巨才亲自为基地揭牌,接着还在温汤召开了全国作协文学理论批评会. 这些活动为提升我市文学人气,扩大眼界都取了一定的作用.
2006年我们争取到有关方面的支持,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4周年之际,组织我市重点文学作者20余人深入宜丰采风,让作者有目的地接触新的现实,感受时代新的风貌,以促进他们的创作.
这几年,我市加入省作协会员的人数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对创作有一定成绩或者表现出较大潜力的作者,我们都及时介绍推荐他们加入省作协.近年来,我们就有13人加入了省作协,现在全市拥有省作协会员60名,在设区市当中名列前茅.
总之,作协在人手少,经费缺的情况下,还是尽其所能做了一些工作.我们知道,我们所做的与广大文学工作者对我们的期望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的工作还有很多不足,甚至失误之处.我们寄希望于下届的作协理事会,能有新的气象,新的起色.我们坚信文学将是我们心中永远的梦,因为,它直抵我们每个人的心灵,它所诉求的是一个民族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图腾,从事真正的文学,将使我们变得崇高.
谢谢大家.